只要有人在的場合,就免不了得要聊天社交。無論天性喜不喜歡說話談天,基于商業往來、社交禮儀、資訊互換或人際關系的培養目的,基于禮貌就是得跟人聊上兩句。但有些人,任你再努力想跟他聊天,就是永遠聊不起來?
#1.不好奇追問,句點你。
這類型人士,他們會正常跟你對話,看似有問有答,但前提是,你得要一直提問,他只會單純負責回答。他不會對你有任何好奇之處,也從不反問或追問你的答覆,甚至有時還會刻意句點你,借此回避跟你繼續聊天下去或避免追問。有種明星回答記者提問之感,永遠是你對他好奇,他不需要在意你這個人或追問你,甚至會刻意句點話題想趕快結束對話。
#2.不正面回應轉掉話題。
面對不想回答的私密問題,或是內心藏有想隱瞞、不想讓人知道的秘密,基于禮貌考量,不想破壞關系和諧的前提下。第一步,他們會先采取不正面回應的方式應答,如果此時你再繼續窮追猛打地追問,他便可能會選擇模糊帶過或強行轉換話題。若遇到這類回應,便應該有所自我意識,此時,你很可能已觸及個人隱私或對方不想透露的議題,請要適可而止。
#3.否定對方大潑冷水型。
這類話題終結者,他們其實表面上會感覺很樂意跟你聊天,但實則,無論你說什么問什么,仿佛一直踩到他的地雷或問了愚蠢問題,仿佛怎么說都冒犯到他,或者他會一直糾正你或潑你冷水,不是站在你的對立面跟你爭論是非,不然就是直接否定你的說法,再以「上對下」的姿態說教糾正并給予你建議。對話時間一長,便會感受到處處碰壁的心累感,于是讓你懶得與之繼續對話下去。
#4.敷衍假裝在聽但沒有。
有些人,嘴上總說著他有在聽,但實際上,他整個人的身體語言,都散發著一股「我其實沒有在認真聽」的氣息。像是過于刻意又規律的點頭、眼神左顧右盼不專注、手腳焦躁不安的擺動,在在顯示他只是假裝有在聽,其實不然;或是回答永遠僅是簡短「是喔」、「真的假的」、「笑死」??等敷衍回應,或永遠都接續你回話最后幾個字,從不追問也不好奇,那他真的只是在敷衍了事,并沒有想跟你深聊。
精彩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