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林縣的口湖鄉和四湖鄉是典型的沿海漁村聚落,大部分的青壯年族群外移工作,隔代教養和新住民家庭的比例也相對其他鄉鎮較高。在這里,居民主要以養殖漁業、農業的零工維生,孩子放學后常面臨課業缺乏指導的困境。博幼基金會云林中心經過了將近10年的深耕與17所國中小的合作,不僅提供課輔教學,還致力于培育當地居民成為課輔老師,同時也為清寒家庭提供資源連結和補助。
2021年,云林中心終于有了穩定的辦公室,除了課輔教室也成立閱讀角落,鑒于村內缺乏大型書店和圖書館,我們更將藏書開放給村民借閱,期望孩子能有更舒適的學習環境,也能將社區的閱讀風氣帶動起來。然而很遺憾的,盡管有善心人士捐贈書籍,但品質和種類參差不齊,需要花費更多時間整理,又因為歷經過去頻繁的搬遷,藏書遭受損毀;其他未毀損的書,也因長年使用而變得泛黃老舊,不再吸引人去翻閱了。因此,書籍的更新尤為迫切。
除了固定添購新書、淘汰書況不佳的書之外,透過其他機構的推薦,我們也向「誠品閱讀分享計畫」提出了書籍申請。經與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同仁溝通協調后,收到的書不僅僅是滿足了給學生看的書,也收獲了給大人看的多元書籍,讓我們更加期待未來將閱讀的美好帶入社區。
理解與互動,引發閱讀興趣的關鍵
睿睿的母親經常在外忙于打拼生計,以致睿睿與兩名手足回家后常面臨大人不在家的狀況。睿睿天真活潑,小二時加入課輔班就對閱讀充滿熱愛,每當閱讀繪本時,他總是好奇地追問故事內容。然而,升上六年級后,睿睿變得對文字很容易感到疲倦,一到閱讀時間就說不想看或看不懂。
老師感慨的說,像睿睿這樣的孩子并不在少數,在引導中高年級邁向文字書籍的過程中,我們總是需要花上非常多的心力。近期帶領學生閱讀《神奇柑仔店》,起初打算一頁頁帶著他們朗讀的,但隨著劇情發展的吸引力,我們嘗試加入了問答活動來改變共讀氛圍,沒想到原本失去閱讀耐心和興趣的學生們,反而比我預期的更加開心地投入于情節中,甚至過了幾個禮拜后,睿睿還主動聊起上次讀的章節,希望再看類似的故事;此外,誠品捐書中有本《致無法長大的我們》,透過共讀課,我們與學生分享了許多關于長大將會面臨的人生課題?;顒雍?,學生主動翻起書來看得津津有味。
沿海孩子的閱讀啟航 - 慢慢陪伴,發現不一樣的風景
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長期將閱讀納入課輔計畫的核心。從節錄新聞、詩詞賞析,到鼓勵大量閱讀,涵蓋了多方面向。然而,推動閱讀在網路時代并非易事,在云林中心服務近5年的雯慈老師深感體會:「長時間身處在充斥聲光效果的影音世界中,每日兩小時的課輔時間,要學生主動拿起書看看,則變得十分困難。他們常常不到10分鐘就開始坐立不安,邊喊著想睡或無聊。?
為了提高學生們對閱讀的興趣,老師也嘗試以分享心得、結合活動和獎勵的方式,讓閱讀不只是單純看書而已,而是有了更多互動的體驗。云林中心也在合作學校擺放小小圖書區,讓閱讀更親近日常。在滑世代推動閱讀是一項艱巨的任務,雯慈老師引用聽過的一句話「慢慢來比較快」,她深知改變并非易事,教育也不是一條短暫的道路。 「我教過的孩子從國小都上高中大學了,雖然從事的是課輔工作,但讓我堅持下去的動力,更多的是出于對學生的陪伴和關心?!刮磥?,雯慈老師更希望能透過在地伙伴的一同努力,引領好書走進社區,讓閱讀成為大人和小孩共同享受的世界。
精彩評論